引用:
原帖由 sinding 於 2013-2-8 09:06 發表 
经济学家们永远不会告诉别人的秘密
我们的经济建立在一个巨大的信贷泡沫基础之上。
...
过去三十年时间当中,我们经济的增长和财富的创造,很大程度上都是依赖于借贷和投机。2001年以来,美国记录在案的经济增长约有半数应该归因于以住宅增值为基础的借贷行为。
全球贸易也是构筑于一种金融模型之上。中国、日本和德国等商品和服务销售国通过将钱借给美国和其他国家——如现在深陷困境的南欧国家——的方式来间接影响着后者的购买力。
债务其实就是在透支未来。这加速了消费,因为债务可以允许人们现在购买商品和服务,许诺将来还钱。照理应该在很长时间内逐渐发生的开支行为被人为挤压到了较短的时间周期之内,因为大家都可以获得廉价的资金。企业过度投资,误读需求,还假设这种夸大的增长将一直持续下去,使得真实资产价格大大上涨,而且还造成了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
债务驱动下的消费变成了创造经济增长的工具。可是,这样一个过程必然要求债务的进一步增加。到2008年,要创造1美元的经济增长,就必须举债4到5美元。中国十年前只要1到2美元的信贷就可以换来1美元的增长,而现在这一成本已经增加到了6到8美元。通过额外债务来维持高增长率的做法,现在看起来是愈发可疑了。眼下,政府和私营部门都必须着力削减债务,而这自然就会打压需求,将全球经济锁定在一个增长不断减速的螺旋当中。
经济增长是以导致环境不断恶化的政策为基础的,而这一基础同样是不可持续的。一直以来的增长,都是在不断挥霍定价存在问题的不可更新自然资源,比如石油和水。
金融体系的问题,不可逆转的环境破坏问题,至关重要的资源如石油、食品和水短缺的问题,这些问题正呈现出愈来愈相似的特性。在每一个领域当中,我们的社会其实都是将矛盾推向了未来。我们追逐着短期的利润,但却在冒着现在似乎不起眼,将来却迟早要爆发的大风险。
与眼下的金融、环境与管理危机并行的,是定价不当的问题。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的历史已经证明,风险,尤其是个人和企业无法偿还债务的风险,其实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定价。同样,对于污染环境和消费某些特定资源的代价,我们也未能给予充分的估计。
在所有这些问题当中,都存在着利润私有化,而损失社会化的问题。金融家介入了破坏性愈来愈大的交易,获取巨额的费用,却让纳税人来面对造成的经济破坏。
二十世纪早期,德国经济学家舒梅切尔看到,人类正在开始以资本为食:“人类为了钱而生存,已经有成千上万年了,一直都是量入为出。直至最近这一百年,人类强行打破了自然界的橱柜,以逐年猛增的速度将其洗劫一空。”这样的结论,既适用于经济和金融系统,也适用于环境。
资本时代的终结:
http://finance.sina.com.cn/world/20130313/22261482129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