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大雪宜忌抗寒邪聚體

大雪宜忌抗寒邪聚體

大雪宜忌抗寒邪聚體
(星島)2009年12月7日 星期一 06:30
(綜合報道)

(星島日報    報道)中國二十四節氣中大雪乃第二十一個,其時在長江流域一帶,天氣分外寒冷且會落大雪。中醫指於這時分,體虛者較易被寒邪入侵,並潛伏體內,形成寒症,隨之於往後寒冷日子反覆復發,增加根治難度,故必須於初患時徹底治理。 文:Ann 部分圖片:星島圖片庫

  潛藏經脈

  註冊中醫師陳漢雄(上圖)表示,香港雖然不會下雪,但偶爾寒流襲港仍令不少人「中招」,不小心著涼而被寒邪入侵,如未能及時驅走體內寒邪,當其積聚於經脈及五臟後,易致反覆復發,「如初患時未有及時治理,令『寒邪客裏』,形成寒症,隨著冬去春來,寒氣繼續潛伏體內,及後於天氣轉冷時便會再度復發。

  極為怕冷

  陳醫師謂,寒邪最容易入侵肺經,肺主呼吸,故易致氣管收縮,心肺功能變差,肺氣積弱;另肺亦主皮毛及影響大腸經,受寒邪入侵可令患者出現肚瀉、四肢冰冷等症狀。「寒症患者一般來說較易著涼、極度怕冷、易見上呼吸道毛病及手腳冰冷等徵狀。長遠來說,肺部積弱還可致腎虛,出現陽氣不足及精神萎靡等問題。」

  冬夏調理

  他續稱,「寒邪客裏」症狀治療時間視乎病情嚴重性而定,一般由數個月至一、兩年不等,而長者陽氣不足,治療自然較費時。另對於部分寒邪聚體已久的病人,陳醫師建議可於冬夏兩季醫治,「冬季表徵較明顯,方便對症治理,而夏季陽氣盛行,亦是驅走寒邪的好時機。」

  中醫有謂「寒者熱之」,治理寒症一般較適用溫熱藥物,如製附子、乾薑及伍朱萸等。不過,如本身體質較熱,又同時受寒邪侵襲者,則會增加醫治難度,「此類患者有機會出現發熱、喉痛之徵狀,故不適宜用太溫熱的藥物,需要辨症施治,用藥以滋陰、清熱為原則。」

  防著涼重調攝

  為預防寒氣入侵體內致病,冬季飲食以驅寒為主,除了飲食,陳醫師還認為要著重調攝,以維持陰陽平衡,「調攝意思即穿著充足及適合的衣履保暖,減低被寒氣入侵的機會,尤其寒邪聚體還可引致虛症,令患者肺氣虛弱、抗病力低;部分人更有汗脫表徵,容易出汗但同時又怕冷(尤發於半夜),其毛孔經常處於擴張狀態,不小心護理便易致寒邪入侵。故此,這類病人平日應預備乾毛巾,用以抹乾汗水,待身體乾爽後才更換衣服,且擦拭動作有助溫暖肌膚、有益皮毛,能減低感染風寒的機會。」

  患外感不宜大補

  天寒地凍,不少人愛吃火鍋禦寒,但陳醫師提醒大家,部分火鍋湯料鈉質含量甚高,高血壓及糖尿病    者不宜,建議多採用芹菜及番茄等食材取代肉類。另羊腩一向為禦寒佳品,加入製附子更可加強功效,但體質燥熱者不宜。此外,他又強調,很多人愛於冬季進補,但如患有外感或寒症人士則不宜大補,以免過分燥熱,溫補藥材一般包括鹿茸、杞子、龍眼肉及高麗參等。

  ■體質較熱者即使患上寒症,也可能出現喉痛。

  ■鹿茸乃大補藥材,體質燥熱及患有外感者不宜。

  ■容易出汗者應常備乾毛巾拭乾汗水。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