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春日懶洋洋祛濕解困

春日懶洋洋祛濕解困

春日懶洋洋祛濕解困

在中國的節慶中,農曆新年和元宵節已過,意味春天已到臨,萬物復甦、草木更新,而我們感覺最難受的濕氣,亦開始滲入家家戶戶。若你近來開始感覺老是睡不足夠、人懶洋洋沒有朝氣、而且手重腳重,可能是被濕邪之氣浸入體表,可以嘗試利用祛濕、補脾胃的食療湯水,助身體解除水濕停蓄之患。

農曆新年過後,天氣除了慢慢回暖,濕度也漸漸升高,迎接春季來臨,被濕氣包圍,人容易疲倦,難以提起精神,若本身亦為內濕體質,就更加慵懶不適。原來,中醫學理論中濕邪亦同樣有外濕與內濕之分。註冊中醫師任立新指出:「外濕由自然界環境引起,香港的地理位置,氣溫較高、雨水亦多,形成濕熱交織的外在環境,讓人易感困濕。此外,若居住地潮濕,例如山上、海邊,或從事與水有接觸的工作、日常涉水淋雨等,均可導致『濕邪』為患。而內濕又稱『濕濁內生』,脾胃主化濕,若消化系統矯健,可以化解濕邪。惟香港人喜食海鮮、生冷凍品、甜品、油膩味重的食物,久而久之,容易阻滯脾胃氣機,當脾胃運化水濕的功能失常,便引起體內津液輸布障礙,故內濕者亦多有痰濁肥胖的情況。」

濕邪引起疾病
春天濕度高,濕重問題便更為明顯,當濕邪入侵體表,人會覺得身重困倦,肩膊酸墜,身體經常感覺懶洋洋,即使睡眠充足,亦感覺沒精打彩、疲倦乏氣、四肢沉重,食欲下降,伴隨水腫情況。任醫師提醒,由於濕有黏滯特性,故由濕邪引起的毛病多起病緩慢,纏綿難愈,應及早處理。

想為身體去除多餘濕氣,可以選用一些具清熱毒、祛濕解表的藥材製作食療湯水。任醫師解釋:「如薄荷葉、藿香等性質微溫的芳香化濕藥材,另薏仁、赤小豆、白扁豆、竹蔗及茅根都具祛濕作用。除靠食療調理,亦應避免暴飲暴食、進食太多生冷食物,以養好脾胃,提升內臟運化功能。值得一提,祛濕藥多辛溫香,燥底易耗傷陰津,故陰虛津虧、久病、體虛或孕婦都應慎用,以策安全。」

藿香佩蘭茶
材料:鮮藿香5錢、鮮佩蘭5錢、鮮薄荷2錢

製法:將所有材料以滾水沖泡,作茶服用。

功效:清暑、祛濕。

厚朴茶
材料:厚朴3錢、蟲草花3錢

製法:將所有材料以滾水沖泡,作茶服用。

功效:行氣、祛濕。

雲苓白朮鯽魚湯
(2人分量)

材料:茯苓1両、白朮5錢、淮山5錢、陳皮1小片、生薑2片、鯽魚約1斤

製法:加8碗清水以大火煮滾後,加入鯽魚轉慢火,煲約1小時30分鐘。

功效:清熱利濕、健脾滲濕。

鯉魚赤小豆湯
(2人分量)

材料: 鯉魚1條、赤小豆3両、粉葛1斤、白朮3錢

製法: 所有藥材加入8碗清水,以大火煮滾,加入鯉魚轉慢火,煲約1小時30分鐘。

功效:健脾祛濕、利水消腫。

扁豆瘦肉湯
(2人分量)

材料: 白扁豆5錢、生薏仁8錢、淮山4錢、蓮藕1斤、瘦肉4両

製法: 所有材料放入煲內,加入8碗清水,以大火煲約1小時30分鐘。

功效:健脾祛濕、利水消腫。

註冊中醫師 任立新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