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趕走痠痛 OL也刮痧

趕走痠痛 OL也刮痧

趕走痠痛 OL也刮痧
撰文:黃錫蓮
欄名:健康
  頸緊膊痛早已成了辦公室一族的通病。原來從中醫學角度,此症與毒素積聚體內有關,而透過刮痧,有助把毒素推散,身體便容易把它們排出。刮痧的效果迅速,難怪近年有愈來愈多 OL 也加入刮痧行列,以趕走一身痠痛。

刮痧在許多人眼中,是老一輩才會做的事,但其實此門學問是有中醫學為根據的。註冊中醫師葉英良說:「刮痧療法是在人體的特定部位上,選用適當的刮痧工具,運用各種刮痧手法,刺激經絡、穴位、肌肉、筋骨、體表等部位,從而達到保健強身與防治疾病的目的。」

痧無處不在

在了解刮痧的原理前,先要明白何謂痧。原來它與我們的健康息息相關。「痧是一種細小的粒子,屬於一種病理產物。事實上,我們全身都有痧,而數量因人而異。痧多的原因,大多與新陳代謝不佳有關,以致身體有很多毒素,若加上身體的排毒機制欠佳的話,體內的毒素就會更多,這些毒素會逐漸沉積成點狀的沙粒,即痧。」而在很多人的心目中,痧是紅色或黑色,但其實它未必有顏色。有些痧可以被觸摸得到,感覺會有如粟米粒,當然亦有很多痧是我們無法感覺得到。

而很多疾病,都可與痧有關。「感冒、頭痛、周身發熱、手腳麻痺、肚痛、嘔吐、飽滯、四時感冒、頭暈眼花都屬於痧症,患者體內可能積得太多毒素,以致氣血不通而造成上述不適的徵狀。」痧積聚在不同的位置,可令身體產生不同的問題。「若痧沉積在面上,可形成色素斑,亦可能會造成水腫、皮膚暗啞的情況。痧位處身體深層的位置,如在腸胃的話,更可引致腸胃炎。」此外,工作過勞亦可導致痧的出現。「以長期使用電腦為例,會令頸膊和腰部等肌肉過勞,這些位置就會僵硬,影響氣血運行,以致新陳代謝不能及時把體內的毒素排走,這些位置就會沉積很多代謝廢物,形成痧。」中醫有云:「不通則痛」,當過勞的位置氣血不通時,就會形成痛症。

刮得有學問

「刮痧有助紓緩上述的徵狀,重要是通過刮痧可把沉積在體內的痧推散或令其浮在皮膚表面,有助身體把它們排走,令氣血得到舒通。當痧被刮出後,皮膚表面會出現一粒粒的東西,稱為『疹』。」要注意的是,出痧的同時,皮下亦會出血,故此貧血者不宜頻頻刮痧,而月經期間應避免接受此種療法,以免失血過多。此外,孕婦亦不宜進行刮痧,以防對胎兒構成不良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切勿在過度饑或飽、疲勞和精神極度緊張的狀態下接受此療法。「肚餓時做刮痧會使人容易頭暈;過飽則會影響腸胃消化;至於精神緊張則會使肌肉變得更為緊張,加上心理上會對治療產生抗拒,令效果大打折扣。」而刮痧後 1 小時內切忌濕水或洗澡,否則容易把濕吸入體內,引致風濕。另外,相信不少人都見過有老一輩喜歡在家互為彼此刮痧,但此舉原來並不恰當。「很多時他們並不懂經絡穴位,只是盲目追求出痧,於是使用蠻力刮拭,忽略用力技巧,不單不能紓緩徵狀,還有可能因而令對方的肌肉受傷。」

事實上,刮痧是一門講究技巧的療法。「力度應均勻和深透,用力由輕至重,而刮痧的時間不宜太長,達到出痧的效果已可以。謹記在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處再次刮拭,應待沉積在皮下的瘀血消退後,才考慮需否再刮。」

----------------------------------

刮痧示範

頭部

做法:以百會穴為中心,放射式刮全頭,由內至外,由上至下地刮。

作用:紓緩頭暈、頭痛、耳鳴、耳聾、失眠、眼花、鼻敏感和腦力減退等。

肩頸

做法:由上至下刮拭頸至肩部的位置。

作用:促進頸肩血液循環,防治頭、頸、肩、背等位置出現痛症。

腳部

做法:由腳眼刮至膕窩(即膝蓋後的位置)。

作用:紓緩腳痛和腳腫的徵狀。

﹏﹏﹏﹏﹏﹏﹏﹏﹏﹏﹏﹏﹏﹏﹏﹏﹏﹏

OL評效果

從事電腦文員的黃小姐,和許多 OL 一樣,因繁忙的工作令健康欠佳。「我較少有時間運動,所以血液循環一向較慢,經常手腳冰冷,故此最近找中醫調理身體。此外,我經常要長時間對着電腦工作,久而久之,肩頸和腰部都很僵硬和痠痛。」以往當她感到肌肉不適時,會用手為自己按摩,但效果一般,故此她今次嘗試進行刮痧,希望紓緩這些位置的疼痛。

完成治療後,見她的的皮膚出現不少紅點,看似很痛,但原來當事人不覺一回事。「刮的時候有熱熱哋的感覺,很舒服,感覺肌肉即時得到鬆弛,完全不覺痛,想不到刮了不夠 5 分鐘,就見到效果,比按摩的效果更快也更顯著。」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